消費升級大背景致使豬年典當業務趨熱
瀏覽次數:4229 發布時間:2019/2/15 16:20:48 |
|
  |
春節的年味兒還未散去,典當行的新春熱銷活動仍在持續升溫。
作為現代金融業的鼻祖,典當行這一古老行業在新時期仍煥發著勃勃生機。有典當從業人士告訴《金融時報》記者,典當具有流通和金融的雙重屬性,既可以為居民個人提供民品典當的消費服務,還能以“方便、靈活、快捷”的特點對接到小微企業主的融資痛點。面對新的經濟環境和居民消費習慣,典當行可通過產品升級和服務創新,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找到差異化突圍之路,從而發揮出助力民營經濟發展的“毛細血管”作用。
新春典當生意漸升溫
《金融時報》記者了解到,除了民品典當銷售之外,針對小微企業主的融資服務也漸漸升溫。“今年1月份,店面柜臺就為20余家企業客戶辦理了質押融資類業務。”某典當行工作人員介紹說。
據介紹,每年春節前后,都是小微企業主前來辦理融資業務的高峰期。不少小微企業主在年前需要清算項目款項,不僅資金需求大,用錢也比較急,例如建材裝修、服飾經營等行業,而銀行的信貸手續較繁瑣,資質要求高,批貸時間較長,小企業主或個體經營戶選擇在典當行抵押貴金屬、汽車、房產等來進行短期融資,可以方便快捷地拿到資金。
創新產品服務促轉型升級
從新春期間典當行生意升溫中可以窺見,我國居民個人和中小企業的消費及融資需求是廣泛存在的。
近年來,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,現代典當企業的數量也在快速攀升。全國典當行業監管信息系統數據顯示,截至2018年2月底,全國共有典當企業8532家,注冊資本1731.3億元,從業人員4.5萬人。但是,由于同業競爭的加劇和外部競爭環境的變化,典當行業在發展中也遇到了一些新問題。
比如互聯網金融、數字經濟的迅猛發展,給典當行帶來了一些沖擊;典當企業的房租、人力及營銷成本持續上升,盈利能力有所下滑。又如隨著小貸公司的興起,小微企業獲得貸款的渠道也更為多樣化,也在客觀上壓縮了典當行的傳統業務空間。
因此,面對新環境下的新挑戰,典當企業的轉型升級已是必由之路。
“目前,典當業務在產品和服務上仍有很大的創新空間。”典當從業人士如是說。如寶瑞通典當行,加快了民品典當產品創新的速度,在原有貴金屬、珠寶、玉石、名表、樂器、電子產品典當的基礎上,繼續創新業務品類,于2018年推出了名酒典當業務,集中收當包括茅臺、五糧液等名酒,總價值逾600萬元,也為中小微企業提供了一條新型的融資渠道。
此外,部分典當行為了滿足中小微企業主的應急融資需求,積極調研市場,調整業務范圍和準入門檻,形成適應不同融資需求的服務體系,推出不同金融產品幫助企業主渡過難關。如華夏典當行面向經濟類型各異、規模不等的各種經濟實體、中小企業,提供不同種類的質押、抵押款等融資支持。
而在服務方面,業內也已有大型典當行順應了“互聯網+”潮流,相應推出了線上典當平臺和網上商城,將典當、鑒定、購物三者集為一體,實現民品典當全業務線上化,這也意味著客戶可以足不出戶就將手中的閑置物品變現,創造新的消費和效益。
去年5月,典當行業務經營和監管規則職責正式由商務部移至銀保監會。業內人士認為,此舉更加肯定了典當行業的金融屬性。2019年,在監管部門出臺相關細則條例的指導下,典當企業將更好地開展特色化經營和金融服務,從而為推動行業良性發展、服務小微民營企業發揮出更大作用。